作者: 李若生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5-30 09:25
5月21日,在成武县一间工作室里,68岁的省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楚成文手持刻刀,在18寸白瓷盘上勾勒出伯乐相马的飘逸衣袂。随着锤击与刻刀碰撞的清脆声响,细若发丝的纹路在釉面渐次浮现——这已是他坚守刻瓷艺术的第49个年头。
刻瓷技艺可追溯至秦汉“剥玉”工艺,经千年演变于清末形成独立艺术门类。这项以刀代笔、锤錾作画的绝技,需在脆弱的瓷面上精准掌控十余种刀法与击打力度,将工笔画的细腻、水墨的写意与金石篆刻的古朴熔于一炉?!懊恳坏抖际遣豢赡娴拇醋?,力道差之毫厘,意境便失之千里?!背晌那岣ё鸥胀瓿傻哪档ご膳蹋ò甏ο溉舴⑺康囊蹩涛坡吩谘艄庀铝髯?。
20世纪70年代,19岁的楚成文进入成武县工艺美术厂,师从名家王同贵。彼时,刻瓷作品作为外贸珍品远销海外。但随着市场变迁,传统刻瓷产业渐渐陷入寒冬?!白罴枘咽闭龀导渲皇T浠魃!被匾渫?,楚成文目光灼灼:“但手艺是活的,总要找到新出路?!?015年,楚成文与儿子楚森润创立文润文化产业公司,将工作室转型为开放式传习基地。独创“以工代训”模式:学员边学技艺边参与生产,合格作品按件计酬。这些年,楚成文培养的徒弟近300人。“当年我学艺时,师傅就说‘瓷盘不碎就有工钱’,这种激励现在依然管用?!背晌男ρ浴?/p>
刻瓷创作需经选瓷、绘画、刻制、绘染、落款五大工序。核心的刻制环节,匠人要驾驭多种刀具:扁状刀击点成面,宽刃刀转腕生线,圆头刀破釉显肌理?!翱讨浦械斗ǖ脑擞?、锤力的大小都不易掌握,要慢慢把握节奏,不能大力,也不能求快。”楚成文介绍,刻瓷的刻刀为硬质合金刀,不同形状的刀刻制的线条、层面都有差别。
为适应现代审美,楚成文在绘画上色过程中,创新融入丙烯混合颜料,通过调控黏稠度实现水墨晕染效果而不流釉。如今,楚成文不仅在瓷盘、瓷瓶上创作,更将几乎每一块陶瓷器皿都化作展现创意的“画布”,推出了办公用品、茶具、伴手礼等创新性作品。
瞅着墙上挂的“省级非遗生产性?;な痉痘亍迸曝?,楚成文坦言:“老辈传下来的技艺得守住,可咱也不能总吃老本儿啊,得让老手艺跟上新时代!”
文/图 记者 李若生